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薯仔整餅

餅乾,我喜歡鹹味多過甜味,這個薯仔餅是鹹味的,用料很簡單,只需要薯仔蓉200g,太白粉60g,沙拉油30g及調味料。

但做起來發覺並不簡單,其難度在於火候的控制,火候控制不好就做不出酥脆效果。

我分兩次做了胡椒味和海苔味。

詳細資料和做法可參考 carol自在生活之洋芋鹹酥脆餅

為了做這種餅,特地去二德惠買了包太白粉, 做了胡椒薯餅,用了蝴蝶、月亮、花花、心型餅模,焗出來外型很可愛,但口感稍遜,餅也不酥脆。



    胡椒薯餅



仔細看看那包太白粉的貼紙,發現太白粉的成份是粟粉,即是我所買的其實是粟粉而且是已熟的。(不看清楚,好烏龍哦!!!)





據Carol的食譜是強調用玉米粉(即粟粉)的效果不佳的,看來台灣的太白粉並不等同香港的所謂太白粉。那麼台灣的太白粉其實是香港的什麼粉呢?

網上查查,原來台灣的太白粉即是香港的生粉。

於是,又再試試用生粉去做,這次做海苔薯餅。用了皇冠餅模,加了一大匙的家鄉海苔,這種海苔是家鄉“潤餅菜”必備的配菜,在香港少見有賣。

 

    家鄉海苔



   海苔味薯餅

焗餅的時候,滿屋飄浮著薯仔加海苔的香味,焗好放涼後試味,真的會酥脆呢!

這次終於成功做到酥脆薯仔餅 !

要做到酥脆,材料、火候一定要跟足 carol 食譜。

還有,台灣的太白粉即是香港的生粉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餐前小吃

上街吃飯,許多食肆都有餐前小吃,

最喜歡是那一小碟花生魚仔蘿蔔。

但只那麼一小碟,很難解饞。

最近買了很靚的花生,

配上丁香魚仔及蘿蔔乾,

自己炒上一碟,

大快朵頤!







材料﹕
花生仁﹕2兩
丁香魚﹕1兩
蘿蔔乾﹕1兩
蒜頭﹕3瓣 (切成蒜蓉)

做法﹕
1. 花生用冷油慢火炒香,鏟起放涼備用。(花生仁炒香後要放涼才會香脆)
2. 丁香魚和蘿蔔乾用中火炒香,加入蒜蓉炒勻放涼。
3. 將花生、丁香魚、蘿蔔乾拌勻,即成。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芥菜佳菜

芥菜是我小時候不喜歡吃的菜,因為有點苦味。

記得以前母親會在煮鹹粥時加入芥菜,

或者將芥菜放在陽光下晒一晒,

再用鹽搓一搓,醃過夜成自制鹹菜。

那種味道,雖然當時不喜歡,

但至今仍記憶猶新…

歲月催人,我現在年紀大了﹐

卻莫名其妙地愛上了芥菜。

一到芥菜當造,我也會醃鹹菜,煲芥菜魚湯,煮芥菜粥…

這幾天,芥菜又成飯枱上的主角。

芥菜的確是佳菜!



 芥菜魚湯



材料

紅衫魚斤半、芥菜1大棵、薑3至5片、蜜棗3粒





做法

1.紅衫魚煎兩邊金黃。
2.芥菜洗淨,去葉取莖,如果買芥菜頭更佳。
3.水滾將所有材料下煲,大火煲20分鐘轉小火2小時,下鹽調味,完成。




 

丁香魚排骨芥菜粥



這是我家鄉福建常見的粥,亦稱鹹粥。

福建粥和潮州粥一樣,不用煲太久,一般煲至米心發開即可。

材料

芥菜半斤
飛排﹕4 兩
丁香魚﹕1 兩
米﹕1 滿杯
生抽﹕2 茶匙
鹽﹕少許
油﹕酌量

做法﹕

1.芥菜洗淨切小塊。
2.起鑊,丁香魚略炒鏟起備用。
3.再下油將飛排和米炒一炒,落生抽炒勻。
4.瓦煲下水煲滾,下(3)煲至米心發開後下芥菜和丁香魚再煲10分鐘。
5.下鹽調味。




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雪耳煲雪梨

在工展會買湯包時附送一包雪耳,

那天見超市的雪梨便宜,買了幾個回來。

 煲了雪耳雪梨南北杏紅蘿蔔豬展湯,

秋天乾燥,有幾聲咳,這湯清甜滋潤也合時。

   


雪耳﹕1 兩  (浸軟洗淨)
雪梨﹕2 個 (去皮去核切塊)
紅蘿蔔﹕1 條 (去皮切塊)
豬展肉﹕半斤 (切塊)
南北杏﹕酌量
鹽﹕少許

水滾將所有材料下煲,煲2個鐘後下鹽調味。完成。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shopping 的歇腳處

不知為什麼,每次shopping都慣性地去銅鑼灣。 

其實很怕那裡的人山人海,經常有透不過氣的感覺。

特別是假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這個商場,那個商場,走來走去的真使人筋疲力盡。

近期好多blog友常推介的「風月堂」,

的確是喧嘩的銅鑼灣中的「世外桃園」,

能讓頭昏腦脹的人歇一歇,靜一靜。

昨天又和家人去銅鑼灣shopping,

最後還是從人流中“游”去了風月堂。

本來想吃tea,但看看錶已五點半多了,

乘那時段人不多,乾脆提早晩飯。


      
    

  



上次的下午茶





      
  



    
 

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梅菜肉餅

早前在美食博覽會買了包“鮮嫩梅菜乾”,

這種菜乾不同醃制的梅菜,也不同市面的菜乾。

試過用來煲湯,但沒菜乾味,味道淡淡的,有點失望。

那天要做梅菜肉餅,家中沒存貨,就用那包“鮮嫩梅菜乾”試試。

本來是想蒸肉餅,但覺得這種菜乾較為淡口,所以改為煎肉餅。

煎好試味,發覺鉸肉混合菜乾,口感還不錯。


    


材料﹕
1. 菜乾約 80g,用清水浸30分鐘,切碎備用
2.免治豬肉 300g 

調味料﹕生抽2茶匙、魚露2茶匙

做法﹕
1. 將切碎的菜乾和免治豬肉混合,加入調味料,順時針方向攪動至豬肉呈膠質。
2. 做成圓型肉餅,下鑊慢火煎至兩面金黃即成。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綠豆餡餅





每逢有親友由家鄉來,都喜歡買廈門特產「綠豆餡餅」做手信。

這種食品是家中老人家的至愛,每當有家人去廈門,老人家必交代要買餡餅回來。

可是,每次買回來的餡餅,老人家又常要抱怨餅不如從前在家鄉的好吃。

一樣的餅,何以老人家會覺得今不如昔﹖

我想,原因有二﹕

一是人老了各樣機能差了,吃東西自不如從前的香甜。

二是山長水遠帶回來的食品,當然不如新鮮熱辣的好味。



前天在網上找到這個blog﹕ Carol 自在生活  中的「純素綠豆掽」和廈門的「綠豆餡餅」十分相似。

所不同的是「純素綠豆掽」的內餡除綠豆外,還有冬菇、豆皮等 ,而「綠豆餡餅」則只是純綠豆蓉。

不管怎樣,很開心在這個blog學到了中式酥皮*和綠豆蓉**的做法。

於是,膽粗粗地試做「綠豆餡餅」, 依Carol 的食譜份量,但綠豆蓉減了糖份及不包冬菇豆皮。

做出來的餡餅酷似廈門餡餅,但有缺點,可能是減了糖的份量,餡料稍乾了一些。

出爐時老人家吃了大讚好味道

可是到了今早又嫌綠豆餡太硬  …

「綠豆餡餅」未算成功,有待改進。



* 中式酥皮的做法 (Carol 自在生活)

**綠豆蓉 (Carol 自在生活)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開心隨意行

平時各自各忙的一家人難得能聚集一起。

老大借來一部七人車,於是四代同堂來一天隨意行,

想去哪裡可隨心隨意,反正志在歡聚天倫。

這四代人的相互稱呼包括﹕

太嫲、爺爺、嫲嫲、爸爸、媽媽、叔叔、姑姐、兄弟姐妹、大哥大嫂、kikibaby…

好像很多人,其實是七個成人和一個bb。

出發…


第一站﹕阿蘇效應,去粉嶺吃豬扒包,




年青的讚豬扒好味, 年老的彈豬扒太硬, 

無須爭議,好味不關豬扒事,皆因牙齒有真假。

第二站﹕香港鐵路博物館



 


  



火車軌上的新娘子,穿著復古的密實婚紗,
在懷古的車箱前拍照 時光倒退至六十年代

第三站﹕西貢










秋風送爽,一家人沿著海邊漫步,再逛逛西貢老街,很愜意呢!

誰知走著走著,太嫲嫲走不動了,嚷著要回家…

只好停下來,齊齊坐在街邊買雪糕吃。嘻嘻

上車回家去,路經將軍澳,

卻為了個屋苑的特別名字又扶老攜幼拖拖拉拉勁無厘頭地去了睇樓,

而且一睇就睇了三個單位,這家人很無聊。



肚子餓了,老大提議去北角勝利小厨吃海南雞飯﹕

魚湯大蜆
    無骨海南雞

   欖菜豆角

冬蔭功湯

   琵琶豆腐



飯後,去探訪住在港運城的姑婆(kikibaby  的姑婆),

一入屋,kikibaby 就被安置在鋼琴前,

kikibaby 用她胖胖的小手,演奏一曲《亂彈琴》,

嘩!瘋魔了全屋之男女老少!




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